“幼兒園沒學過拼音,開學上小學了,要不要報個班?”“識字不多,加減法不會算,一年級跟不跟得上?”“40分鐘一節(jié)課,坐不坐得???”還有一個月,一批孩子們將走入校園成為一年級新生。知識儲備夠不夠?小學生活怎么樣?怎樣才能適應小學?成為不少父母暑期焦慮的問題。還有一個月多的時間,如果父母能注重以下幾個方面,和孩子一起做好準備的話,小學入學不用發(fā)愁。
幼小銜接的六個斷層
首先我們要正確認識“幼小銜接”。幼小銜接,是孩子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的過程,最終幫助孩子順利跨過這道坎。需要經歷幼小銜接這個適應過程的,既有孩子,也有家長。
德國的哈克教授通過調查研究總結了幼小銜接階段兒童的六個斷層關系:
1. 主要關系人的斷層:孩子升入小學后,必須離開“第二個母親”角色的關系人——幼兒園教師,而去接受嚴格要求、學習期望高的小學教師,小學教師在生活照顧上的角色會逐漸減少,孩子在心理和生活上失去了依靠,使孩子感到有壓力和負擔。
2. 學習方式的斷層:小學中分科目、常規(guī)課堂的學習方式與幼兒園的游戲為主、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有較大區(qū)別,課堂時間的延長、知識化程度加深和游戲化程度下降,孩子在行為、心理和學習上都需要轉變和適應。
3. 行為規(guī)范的斷層:通常在幼兒園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個人要求,在小學不再會得到滿足或被重視,孩子入小學后,是要求遵守學校章程的,不再似幼兒園的隨意和自由,可能會讓孩子有束縛、限制的感覺。
4. 社會結構的斷層:孩子入小學后與幼兒園的小伙伴分離,進入一個新的人際圈,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際關系,結交新的朋友,尋找自己在團體中的位置并為班級所認同。
5. 期望水平的斷層:家長和教師都會對上了學的孩子給予新的期望和壓力,在學業(yè)上的要求增加了,減少了孩子游戲、玩耍的時間,孩子需要在學習上付出更多的努力,從而會感到壓力。
6. 學習環(huán)境的斷層:幼兒園的自由、活潑、自發(fā)的學習環(huán)境轉換為分科學習、有作業(yè)、受教師支配的的學習環(huán)境,孩子容易陷入不注意狀態(tài)或產生學習障礙。
哈克教授的六個斷層關系總結了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后孩子所面臨的轉變,為家長進行提供了著力點,家長要根據自己孩子的發(fā)展特點,從學習能力、生活能力、心理素質、行為規(guī)范、社會交往等多方面、全方位對孩子進行銜接,家長需要和孩子一起,提前做好充分準備,完成自我角色轉變,幫孩子更加從容地進入小學。最重要的入學準備就是讓孩子在心理上做好充分準備,以便入學后盡快適應角色的轉變和環(huán)境的改變,讓孩子順利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的心理“軟著陸”。但千萬注意,不要機械地認為小學是“零起點”教學就等于孩子可以“零準備”入學。為了讓孩子更順利地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銜接和過渡,家長還是要給孩子做些學習準備,適當儲備一些知識。
幼小銜接,家長們擔心什么?
問題一:鄰居家的孩子都在提前學習一年級的知識,這樣提前搶跑效果會好嗎?
家長們請放下焦慮,孩子們進入一年級學習進度還是挺慢的,其實與學習知識相比,一年級的老師們更關注孩子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比如,課堂上是否認真聽講,參與活動的情況如何,課后能否做到及時復習等,這些才對孩子的發(fā)展更為重要。
提前學習小學知識對孩子適應小學生活不僅沒有幫助,甚至還會帶來負面影響。在幼兒園就過早學習一些知識,超越年齡的能力訴求,會給孩子帶來挫敗感,這對孩子適應小學來說會帶來更多的壓力。
即使孩子死記硬背得到了我們想要的學習效果,小學剛入學也的確能走在同學們的前面,但是以后呢?總會碰到新的知識和挑戰(zhàn),在那時候再去重新適應會不會難度更大呢?
問題二:都在提倡零起點入學,這樣真的沒問題嗎?
根據教育部的文件,零起點指的是教學體制,對抗的是以機械背誦、記憶、抄寫、計算等方式進行知識技能性強化訓練的教育行為。鼓勵的是促進幼兒在活動中通過親身體驗、直接感知、實踐操作進行自主游戲和學習探究。完善玩教具、游戲材料、圖畫書的配備,豐富游戲資源。是將目光放在孩子的長遠發(fā)展上,而不是在小學,甚至幼兒園,就拼光了孩子所有學習興趣和動力。大數據顯示,孩子“零起點”入學,其實真的沒有問題,零起點學生和非零起點學生,小學生活適應情況并無明顯差異。并且提前學習可能會抑制兒童記憶發(fā)展,影響兒童的學習興趣。
幼小銜接,家長應該怎么做?
孩子入學,家長們具體要做些什么準備呢?這里也給大家一些小建議:
第一個準備:心理準備
讓孩子對上小學產生期待。湖北宜昌某外國語小學曾做過一項調查,結果發(fā)現在面向1700余名幼兒園大班家長的問卷調研中,竟然有67%的家長沒有想過如何讓孩子提前對小學產生期待。沒有期待,如何讓孩子愛上小學的學習和生活呢?所以上小學前,做好心理準備是非常重要的。
家長可以這樣做:
1. 用語言引導。用輕松的語氣告訴孩子將要進入小學的學習和生活。
2. 用榜樣激勵。請身邊其他正在上小學的孩子,給自己孩子講講上小學愉快的經歷。
3. 走進小學親身體驗。帶著孩子走進心儀的小學參觀,如果可以,最好能讓孩子體驗一節(jié)小學的課堂。
4. 千萬不要用“上學就要吃苦頭”等話來嚇唬孩子,而是要說一些欣賞與鼓勵的話,如:“你真的長大了”、“你越來越像小學生了”,這樣會讓孩子覺得上小學很光榮、很自豪。
5. 出現問題時要和孩子一起面對,并給予積極的暗示。如:“寶貝真有毅力啊”“你做得不錯,但如果……可以更好”,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成長過程。
第二個準備:習慣準備
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建議在幼升小這個階段,重點培養(yǎng)孩子五種生活習慣:
1. 規(guī)律作息:定時入睡,早睡早起,堅持午休。
2. 好好吃飯:自己吃飯,少吃零食和路邊攤食品。
3. 講究衛(wèi)生:飯前便后要洗手,便后沖廁所。
4. 物品還原:用過的物品要放回原處。
5. 生活自理:自己穿衣,整理書包。
第三個準備:能力準備
培養(yǎng)孩子適應未來學習的基本能力。這些能力的獲取既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體驗學習的快樂,又可以增長知識,提高學習效率。這些能力的習得會是受益終身的,其中閱讀力和專注力兩種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孩子的發(fā)展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1. 閱讀力
(1)堅持定期帶孩子到圖書館看書或到書店買書;
(2)堅持每晚半小時親子共讀;
(3)堅持讀書,給孩子做好示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
(4)堅持為孩子尋找閱讀伙伴并搭建分享平臺;
(5)堅持無壓力閱讀,在閱讀的早期,只和孩子“聊”書,絕不“檢查”孩子閱讀成果。
可以說,幫助孩子養(yǎng)成閱讀習慣是家長在幼小銜接階段送給孩子最重要的禮物。當然,早期閱讀絕不是早期識字,家長們要分清二者區(qū)別,切不可急功近利,用識字替代閱讀,這樣做會嚴重傷害孩子的閱讀興趣與能力。
2.專注力
關于培養(yǎng)專注力,這里有四個建議:
(1)遠離手機。頻繁地玩手機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危害,手機輻射會破壞孩子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從而引發(fā)記憶力衰退、頭痛、睡眠不好等一系列問題。
(2)關掉電視??措娨暿且环N被動接受的行為,會阻礙孩子認識真實的世界,限制其想象力,經??措娨晻泳彺竽X發(fā)育,且這一影響是不可逆的。
(3)延遲滿足。延遲滿足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自制力,但需要特別注意三條:一、不能將孩子規(guī)則以內應得的東西也延遲滿足;二、規(guī)則以外的,可以滿足的,如果不能及時滿足則應說明原因;三、不合理的要求不能滿足的,不能哄騙,而應溫和而堅定地說明原因。
(4)創(chuàng)設環(huán)境。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相對獨立、相對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不要隨意打斷孩子,要培養(yǎng)他的專注力等習慣,這對孩子的未來發(fā)展是非常重要的。
幼小銜接,重點關注什么?
美國“國家教育目標委員會(National Education Goals Panel,簡稱 NEGP)”認為兒童的入學準備包含兒童在身體健康與運動領域、學習方式領域、社會性發(fā)展領域、言語發(fā)展領域和認知發(fā)展領域等五個方面。這五個方面已經是目前國際上有關幼小銜接內容能夠達成共識的說法。家長可以從這五大領域出發(fā),參考圖表中的一些具體做法,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孩子不同領域的能力。在身體健康與運動領域,家長可以幫助幼兒通過運動、家務、手工、畫畫、彈奏等方式,提高手部精細動作能力,增強手部力量,以適應入學后的寫字學習;在社會性發(fā)展領域,可以鼓勵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戲,結交朋友,學習交往的基本規(guī)則和技能,如待人禮貌、不大聲喧嘩、不隨意打斷他人說話等;在學習方式領域,通過陪伴游戲,生活中引導等方式,培養(yǎng)幼兒的數學思維;在言語發(fā)展領域,家長給幼兒提供傾聽和交談的機會,當幼兒口頭表達不清時,幫助他們理清思路并引導他們清晰表達;在認知發(fā)展領域,家長可以指導幼兒學習生活里的行為規(guī)則,讓他們理解規(guī)則的意義。
北京師范大學錢志亮教授等提出兒童“入學成熟水平”概念,包含學習品質、情緒與社會性、數學準備、言語與語言能力、身體與運動能力、視知覺能力、聽知覺能力和知覺轉換能力等八大維度,成熟水平越高,則入學準備條件越充分,家長可以借鑒此概念,從不同維度出發(fā),觀察孩子是否達到入學成熟水平,并根據孩子實際情況,著重培養(yǎng)孩子相對較弱方面的能力,以幫助孩子能夠更好地適應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
在入學準備期請家長不要吝嗇鼓勵和贊賞。但凡孩子取得進步,都要告訴他“你太棒了!我真為你驕傲”等。孩子越有信心,越愿意去努力學。孩子進入小學,面臨一個新的環(huán)境,家長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幼小銜接不是一兩個月的任務,會持續(xù)很長一段時間。趁暑期,家長們趕緊行動起來,和孩子們一起做入學前的銜接準備吧~
本文由實習編輯季曉旭綜合整理自
小雞叫叫,《幼小銜接 | 六大習慣,讓孩子輕松上小學》
知乎,左歪,《孩子上完幼兒園后,有必要再上幼小銜接班嗎?》
錢志亮, 丁攀攀. 《兒童入學成熟水平診斷量表》的研制[J]. 學前教育研究, 2010(2):41-45.
首都教育,《幼小銜接,家長們要注意這些事!》
楊敏, 印義炯. 從哈克教授的幼小斷層理論看法國的幼小銜接措施[J]. 天津市教科院學報, 2009(4):55-56.
大愛幼教社,《幼小銜接的最佳打開方式,請查收!》
微言教育,《大數據告訴你,孩子“零起點”入學到底好不好》
盒媽來了,《教育部嚴禁幼兒園“小學化”,你真敢讓孩子“零起點”入學?》
學前云教研 ,《幼小銜接,家長須知的關鍵的攻略!》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aaallg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