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來華留學生講好中國故事有著重要意義。高校是留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域,在發(fā)揮教育育人、文化化人,培養(yǎng)留學生良好的中華文化認同,培養(yǎng)中國故事講述者方面可發(fā)揮重要作用。本文對當前高校在留學生文化課程設置、實踐項目操作、留學生“意見領袖”培養(yǎng)等方面如何創(chuàng)新進行深入調研,并提出改進建議。
[關鍵詞]來華留學生;高校平臺;文化教育;中國故事
當前,我們已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立足新發(fā)展階段,貫徹新發(fā)展理念,構建新發(fā)展格局。在此背景下,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
2020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北京科技大學全體巴基斯坦留學生回信中指出,中國歡迎各國優(yōu)秀青年來華學習深造,也希望大家多了解中國、多向世界講講你們所看到的中國,多同中國青年交流,同世界各國青年一道,攜手為促進民心相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2021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北京大學的留學生們回信中說“歡迎你們多到中國各地走走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實的中國,同時把你們的想法和體會介紹給更多的人,為促進各國人民民心相通發(fā)揮積極作用”。兩封回信均強調了來華留學生對真實中國的感知以及對留學生將所見所聞傳遞給世界的期盼??梢哉f,來華留學生的“他者鏡像”,是其母國同胞獲知中國信息的重要來源和參考,當前數(shù)十萬來華留學生都是潛在的中國故事“講述者”。根據筆者前期對留學生講述中國故事開展可行性研究得知,留學生在自己熟悉的文化語境內,以普通民眾身份的“他者”視角,以非官方方式講述和傳播中國故事,其可信度與接受度具有獨特優(yōu)勢。
西安交大國際學生參加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一、高校在來華留學生講好中國故事中的平臺作用
高校作為我國文化傳播的重要一環(huán),在引導留學生感知中國、體認中華文化,并了解我國歷史、社會制度的過程中有著天然平臺優(yōu)勢,基于高校特有的教育環(huán)境培育留學生講好中國故事具有一定現(xiàn)實意義。
1.學校是留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校園是留學生感知中國的重要場域。留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校園里度過,每日接觸的授課教師、輔導員等行政教師及中國同學構建其主要人際環(huán)境。在人際交往中,人與人的直接交流會實現(xiàn)彼此的心靈相遇。校園中單純的師生情感、朋友之情會細水長流超越國界?!耙蝗諡閹煟K身為友”的中國式教師的關愛與耐心,在學生遇到困難時伸出的無私援助之手都會對留學生的中國認知有著正面引導作用。
2.系統(tǒng)全面的課堂教學,目標明確的文化實踐,豐富了“他者鏡像”中的中國國家形象素材。根據教育部的課程設置規(guī)定,中國文化、中國概況是接受學歷教育的來華留學生的必修課。目前,各高校都特別強調留學生在華的社會實踐及文化體驗,各高校都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活動。留學生在學習文化與實踐過程中,通過親眼所見、親身經歷,接觸到熱情友善的中國人,感受到一個蓬勃發(fā)展的中國,這些經歷都可以有效消除原有的對華誤解與偏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又增進了彼此的善意與好感。因此高校在豐富留學生的對華認知、搭建民心交流平臺方面將大有作為。
二、以有效的文化教育使來華留學生成為中華文化傳播大使
認同是一種意向性反應。認同發(fā)生在不同的文化接觸、碰撞和相互比較的場域中。在世界各國交往史上,以留學生為媒增進國與國之間交流的例子并不少見。以筆者布置的“講講我的中國留學故事”作文為例,班級里20名學生都談到了來華前“想象中的中國”與來華后“真實的中國”之間的巨大差異。
來自非洲的肖瑪麗寫道“起先我真不喜歡中國人,但是現(xiàn)在我真的佩服他們”,改變的原因是來到中國后“發(fā)現(xiàn)無論去哪兒,到處都有清掃保潔工人。他們全年都在工作。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為了保護環(huán)境,他們冒著非常熱的天氣和非常冷的天氣,也無懼大雪、大雨和交通危險”,還有“佩服小商販,他們不只是勤勞的人,也是雄心勃勃的人。小商販全年工作。他們有各種各樣的生意,比如賣菜、水果、飯、配件,換手機保護膜等”。
來自日本的田中碧寫道:“我在中國生活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人和人之間的距離很近。尤其是老年人。我感到他們彼此很親切熱情?!彼谖闹懈锌骸袄夏耆藛栴}已經成為日本社會很嚴重的一大問題。我想如果日本的老年人也像中國的老年人一樣多參加一些活動、游戲等,跟人們多交流的話,問題就會解決?!?/p>
韓國籍學生李鐘贊在其微信朋友圈感嘆:“現(xiàn)在的中國和自己以前想象的中國完全不同,中國發(fā)展很快,手機支付特別方便。而且中國人熱情,感動死了!”
研究表明,留學生來中國后對中國形象的評分更高,對中國的了解有利于提升他們心目中的中國形象。如果高校加以有效引導并予以重視,綜合各方力量做工作,就能爭取數(shù)十萬“民間大使”幫助中國進行對外傳播。
三、來華留學生講述中國故事的現(xiàn)狀
當前眾多高?;蛄魧W生管理機構都會組織留學生參與中國故事主題的演講與朗誦活動。仔細分析留學生所書寫與講述的中國,我們發(fā)現(xiàn)留學生講述的中國故事存在著敘述模式化、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淺顯化的共性問題,尤其缺乏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近現(xiàn)代史的了解。留學生因缺乏相應歷史知識補充與引導而僅僅對所看到的中國發(fā)展流于驚嘆,對走向世界舞臺中心的中國所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和平發(fā)展理念也體驗匱乏或知之甚少。
1.留學生對中國故事的講述常流于表面,呈現(xiàn)模式化、淺層化。筆者對西安交通大學2012年至2018年開展的留學生中文演講比賽中的185篇文章作了分析,99%的留學生較為正面地感知了我國發(fā)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與變化,感受到了中國人的熱情與幫助,但個人故事的講述多呈現(xiàn)一定模式化甚至套路化表達。基本故事模式即從文化休克鬧出的笑話到學習中文和認識中國人后的改觀;學生的故事中有體驗漢字、中醫(yī)、秦腔等文化項目時的跨文化趣聞,但在筆者采訪學生關于這些文化符號背后所揭示的深層文化內涵、文化價值觀時,例如詢問他們如何理解中國人睦鄰友鄰所秉持的“和”“合”外交理念,近70%的學生表示“不太了解”。
2.留學生感知中國的途徑較為同質與淺顯。當前,高校都會組織留學生參觀文化景點以進行文化實踐。這種第二課堂雖可直接感受中國的悠久歷史與巨大變化,但通過對留學生的訪談發(fā)現(xiàn),夾生的中文解說或蹩腳的英文翻譯,使得留學生的文化體驗大多成為走馬觀花式的獵奇觀賞,缺乏對歷史事實、建筑名物背后蘊含的中華民族精神內涵的把握。留學生的旅行見聞里驚嘆的中國奇跡,也都因對中國歷史和中國道路缺乏了解而顯得淺顯。高校在組織此類活動時若能從景點選擇、解說詞的嚴謹、人文背景的滲透、文化內涵的導向上做更多細致科學的工作,以文化人會培養(yǎng)更多的知華人士。
3.留學生講述中國故事的平臺與渠道略顯單一,影響力小。據筆者調查,目前留學生講述的中國故事多由我們的主流媒體,以及留學生所在高校的省市主流媒體進行零星碎片式報道,系列的有主題有組織的故事內容鮮見報端,且留學生自發(fā)自愿在其母國內借助互聯(lián)網、自媒體、社交平臺等多種傳播渠道為中國發(fā)聲的故事則更少。
4.歐美和亞太地區(qū)的一些國家已經明確將接收外國留學生作為國家戰(zhàn)略。這些國家通常會成立專門主管留學事務的機構,負責管理、協(xié)調和組織實施留學生教育;制定系列政策,確保留學生教育各環(huán)節(jié)相互銜接。借鑒他國的留學生教育實踐,高校在留學生教育體系中,在培養(yǎng)留學生做好中國故事“講述者”方面可發(fā)揮特殊的平臺作用。目前,一些高校對來華留學生教育的積極性還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在來華留學生教育的站位上還有待提高。
四、創(chuàng)新來華留學生講好中國故事的平臺路徑
要實現(xiàn)留學生講好中國故事,故事的內容與素材積淀、故事講述的方式等都需要高校進行引導與規(guī)劃。高??蓮牧魧W生對中國文化認知的入口即文化教育著眼進行科學設計與規(guī)劃,開展有針對性的來華留學生文化教育。
1.改革提升當前留學生文化教育課程的內容與方式。目前,各高校都為留學生開設形式多樣的中國文化課程,但授課大多采用“灌輸式”方法,學生被動接受教師傳達給他們的信息,不利于文化認知能力的提高。美國新聞評論家李普曼的議程設置理論強調,通過安排信息與相關議題,可以有效影響民眾的意見與對某些問題的關注,進而建立共識和實現(xiàn)對話。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可通過一定話題和自由開放的討論,為留學生提供正確、及時的中國政策方面的信息,充分調動學生對中國問題的熱情,在教師引導下師生以平等交流的方式展開對中國問題的討論。師生、學生之間互動式文化教學模式既是溝通也是教化。在多元文化交融的留學生課堂上,營造一種各國文化平等協(xié)商交流的氛圍,通過興趣引導與知識補充,形成留學生對中國文化認知、認同的良性互動。高校也可根據青年人喜交朋友、容易溝通的特點,將中外學生結為學業(yè)伙伴,選派優(yōu)秀的中國學生對留學生伙伴在有關中國文化思想認知上釋疑解惑,實施積極正面的影響。
2.細分留學生群體,有的放矢地進行留學生文化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采用貼近不同區(qū)域、不同國家、不同群體受眾的精準傳播方式,推進中國故事和中國聲音的全球化表達、區(qū)域化表達、分眾化表達,增強國際傳播的親和力和實效性。高校的中華文化教育可以根據留學生生源國的不同進行整理與文化傳播,對于我國周邊國家特別是當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的來華留學生,應側重于介紹中國的和平崛起理念,消除西方媒介所塑造的“國強必霸”不良印象;對于歐美國家的來華留學生要引導他們看到中國社會的變化和中國人生活的變化。這些信息的直接對接有助于縮短與留學生的情感距離,增強文化認同。
3.除了校園教學,要實施目標明確、內容豐富、充滿人情味的社會實踐與實習活動。高校與各社會團體可合作創(chuàng)建一批留學實踐基地,建立一套完善的社會實踐機制。以筆者所在高校組織的留學生赴延安社會實踐活動為例,在這樣一個充滿中國歷史文化色彩的地方,通過安排學生在當?shù)仄胀癖娂彝ソ杷?,與中國民眾面對面交流訪談,實際感知中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訪談交流中,留學生獲得了當?shù)孛癖妼τ谥袊伯a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肯定與擁戴的第一手信息,面對面強化了留學生的中國故事認知。組織留學生實地參觀高新開發(fā)區(qū)的合資外資企業(yè),留學生在現(xiàn)代化的工廠里眼見為實,獲得“中國創(chuàng)造”的印象,在與企業(yè)里的外籍員工交流訪談中也體認到中國互惠互利、合作共贏、共同發(fā)展的原則。組織學生到陜西平利縣了解中國新農村建設和脫貧攻堅的勝利。這樣導向明確的實踐活動易于被年輕人接受,對于提升青年留學生的中國歷史文化認同,有著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效果。我們的政府機構、福利機構、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等也可在適當范圍內為留學生提供一些實習實踐機會,鼓勵留學生做義工或志愿服務工作。
4.重點培養(yǎng)來華留學生中的“意見領袖”。根據傳播學中的“意見領袖”理論,人們獲取信息并接受影響的主要來源并不是大眾傳播媒介,而是一些知曉事件來龍去脈、掌握充分信息資料的意見領袖。他們的分析方向與思考角度易主導公眾。俄羅斯東方學家科瑟列夫認為,無論是在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絕大多數(shù)普通民眾對國際事務是不關心的,他們對國際事務的認識也主要來自本國精英的宣傳和鼓動。因此,中國應重視對各國上層社會和精英階層的影響。當前,來華留學生可大致分為學歷生與非學歷生。這些接受高等教育的留學生以青年人為主體,在可預見的未來也會成為其母國的社會精英,有一定的話語權與輻射圈。精英理念的高等教育目標會在未來的他國社會中培養(yǎng)一批中堅群體,培養(yǎng)一批友華、知華人士。通過在華教育給予留學生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就當前中國的熱點問題答疑解惑,提高他們對有關中國問題的認識能力和水平,指導他們的價值判斷,對他們給予經常性、正面的訊息傳遞,在一定平臺支撐下,將個人表達的意見轉換為信息符號傳遞給其母國的受眾群體,形成輿論擴散與傳播。
5.堅持趨同化管理留學生,為留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接觸社會的條件。打開留學生與中國學生的宿舍藩籬,為留學生交往中國朋友,為青年學子之間的思想文化交流提供物理空間。留學生是現(xiàn)在的學生,也是未來的校友。培養(yǎng)和樹立留學生的校園歸屬感,激發(fā)他們參與學校治理和建設的主人翁精神,鼓勵留學生加入中國學生的俱樂部和社團活動。貫徹“管理即服務”的理念,在與留學生產生關聯(lián)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與留學生的人際交往,管理人員的專業(yè)性人性化服務,以及授課教師的德才魅力,使留學生獲得良好的中國認知。
要努力讓每一位來華留學生擁有一段難忘的、充滿好感的留學經歷,使之成為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宣傳員,需要高校每位工作人員協(xié)同配合及共同參與。高校要更多地從中國文化導入和文化認同方面進行課程設置、課外活動、學校管理的銜接,建立以加強留學生的中國文化教育為目標的留學生培養(yǎng)體系。高校要提升留學生文化教育意識,在課程安排上注重提升留學生的積極感知,增強中華文化認同,并以此作為留學生講好中國故事的突破點。通過主題討論的授課模式、增強認知的文化實踐項目、共建校園環(huán)境等各種創(chuàng)新途徑與策略來推動留學生的文化教育,為中華文化走出去培養(yǎng)更多的文明使者。(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副教授。本文為陜西省社科基金項目“留學生講好中國故事的理論與實踐探索研究”[項目編號2018Q14]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郭可.當代對外傳播[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237.
[2]鄭路.共同價值觀與中國價值理念的有效國際傳播[C].中國道路與國家形象,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60-68.
[3]哈嘉瑩.語言的國際傳播與構建國家形象——基于主體認知的分析視角[J].山東社會科學,2013(5):118-122.
[4]陳強,潘慧斌,鄭惠強.來華留學生教育發(fā)展芻議[J].中國高教研究,2006(8):92-93.
[5]曹永森.青年意見領袖在重大事件中的作用分析[J].中國青年研究,2011(9):14-18.
來源:《神州學人》(2023年第1期)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aaallg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