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9日,全國優(yōu)秀教師代表座談會在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致信與會教師代表,從六個方面凝練和闡釋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信中說:“教師群體中涌現出一批教育家和優(yōu)秀教師,他們具有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學篤行、求是創(chuàng)新的躬耕態(tài)度,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現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他要求“全國廣大教師以教育家為榜樣,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習近平總書記一貫重視精神的力量,他曾指出:“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睆倪@個意義上講,教育家精神是推動中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一種內生力量,是建設教育強國所需的一種精神支柱。因此,理解教育家精神、弘揚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就具有了特別重要的意義。
一、以整體視角全面理解教育家精神
從習近平總書記凝練和闡釋的中國教育家精神內涵來看,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在長期投身教育、奉獻教育的實踐中所展現出來的理想追求、情感態(tài)度、價值取向、職業(yè)操守、行為風范、道德品質、高尚靈魂的總和;是教育家在為什么投身教育、辦什么樣的教育、怎樣辦教育、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等方面進行不倦探索而展現出來的積極的生命狀態(tài)。如何理解教育家精神,可以從以下方面把握。
1.“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是對教育家之家國情懷的深刻寫照,也是對教育家之愛國主義精神的集中而又具體的揭示。“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展示的是教育家在認識教育事業(yè)與家鄉(xiāng)、與國家之關系后的一種價值取向與行為選擇。教育家有著對教育推動社會進步、振興國家之價值的信仰,他們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學校,期待通過教育改變個人與家庭的命運、推進家鄉(xiāng)與國家的發(fā)展。家國情懷促使教育家自覺地將教育與個人前途、家國命運、時代使命結合起來,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為提升民眾文化文明素質嘔心瀝血,為振興國家育才孜孜不倦。
2.“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是對教育家之道德品質的深刻闡釋。“言為士則、行為世范”是教育家在理解自己與他人、與社會之關系后所進行的自覺選擇,是教育家以身作則、以德立教的一種自愿自律。其實質是教育家對教育者角色嚴格要求的體現,是教育家對教育者履行教育責任與任務之根本規(guī)定性的把握,是教育家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過程中的行為選擇。真正的教育家都是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他們在修身養(yǎng)德的過程中自立自省,在培養(yǎng)人的過程中以身作則,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進而“以德施教”。
3.“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是對教育家之教育智慧的深度凝練。教育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生命之間的互動,是心靈與心靈之間的溝通,是靈魂與靈魂之間的交融,是人格與人格之間的對話。因此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能夠悅納所有的受教育者,能夠以寬廣的胸懷體悟前人的教育觀點、容納同輩的教育理念、接納他人提出的對人才培養(yǎng)有益的新方式新方法,能夠以開放的心態(tài)對待與教育關聯(lián)的一切因素,進而擁有高超的教育智慧,解決培養(yǎng)人過程中的難題,從而為社會培養(yǎng)有用人才,推進教育事業(yè)健康發(fā)展。“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還體現著教育家的包容與精細,是教育家依據受教育者的具體實際,在教育內容選擇、教育教學方式方法選用、教育時機把握等方面秉持的施教取向與基本的教育教學風范。
4.“勤學篤行、求是創(chuàng)新的躬耕態(tài)度”是對教育家之教育態(tài)度行為的精辟總結。“勤學篤行”是教育家對教育與學術事業(yè)執(zhí)著的體現。這種執(zhí)著來自教育家對教育事業(yè)發(fā)自內心的熱愛,來自教育家對培養(yǎng)人的事業(yè)擁有的激情,來自教育家在名利面前秉持的超然態(tài)度?!扒笫莿?chuàng)新”是教育家為發(fā)展教育事業(yè)而勇于創(chuàng)新和開拓的重要品質,是教育家不斷探尋教育規(guī)律、人才成長規(guī)律和辦學規(guī)律的精神體現。
5.“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是對教育家之人格風范的高度概括。教育家以教導學生為樂,以成就學生為榮。他們期待學生能夠“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他們最大的愿望就是“創(chuàng)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皹方虗凵?、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也體現在教育家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所學、所知、所得傳授給學生,在成就學生的同時成就自己,在奉獻教育的同時收獲成長。
6.“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是對教育家之社會擔當的概括描述。弘道者,弘揚正道也。“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在中國教育家身上有著一脈相承的傳承,孔子講“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他著力培養(yǎng)學生有心懷家國天下的志向,為實現“大同”世界堅毅前行。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人生理想,是中國教育家“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的體現。梁啟超曾講“世界之運,由亂而進于平,勝敗之原,由力而趨于智,故言自強于今日,以開民智為第一義”,梁啟超基于天下發(fā)展大勢的判斷,不僅極力宣傳教育救國價值,而且投身培養(yǎng)人才的教育事業(yè),傳道授業(yè)解惑。為了弘揚正道,教育家深知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要在“以文化人”的過程中引領學生去創(chuàng)造美好社會?!靶貞烟煜隆⒁晕幕说暮氲雷非蟆边€包含對新時代中國教育家的新要求,即要站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引導學生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確立為人類和平與發(fā)展貢獻智慧和力量的遠大志向。
要指出的是,中國教育家精神特有的六個方面是一個整體,不可只從某個方面來把握,更不可割裂開來進行理解。這就如前面所指出的那樣,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在長期投身教育、奉獻教育的實踐中所展現出來的理想追求、情感態(tài)度、價值取向、職業(yè)操守、行為風范、道德品質、高尚靈魂的總和。因此,要從六個方面互相聯(lián)系所構成的整體上來理解把握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二、從教育特質深刻領悟教育家精神
教育家精神所具有的教育特質、其在教育領域中建功立業(yè)的特殊性,是我們理解教育家精神必須秉持的視角。
教育家是在教育領域建功立業(yè)成為教育家的。教育具有建國君民、化民成俗、中興家庭、振興民族、富強國家的綜合價值,教師要有對教育價值的信仰,方能自覺自愿地投入精力與情感,付出心血與智慧。教育具有遲效性,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需要有耐心,能夠等待,即所謂“竢實揚華”。教育具有復雜性,不僅體現在生命成長、發(fā)展的復雜性上,還體現在教育活動受開放環(huán)境中各種不確定性、不穩(wěn)定性因素的影響,故教師要能夠潛心研究、探索,不斷反思尋找教育教學規(guī)律、人的成長規(guī)律。教育具有長周期性、教育成效具有潛隱性,要求教師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做表面文章,要能夠“恒其教事”,有長期或終身從教的志向。教育具有生命性,教育促進受教育者生命發(fā)展的主要特性,要求教師有敬畏之心、有仁愛之心,能夠與人為善、引人向善,能夠以身作則。教育具有文化性,教育繼承文化與傳承文化的特質,需要教師不斷學習、終身學習,不斷修煉與豐富自己??梢?,教師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才能達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境界,才能達到“以文化人”可以弘道的境界,才能達到可稱之為教育家的境界,才會擁有值得學習傳承的教育家精神。
教育家主要是從教師成長起來的??疾旖處焺趧拥奶匦?,我們發(fā)現教育家是符合和遵循教師勞動特性要求的最優(yōu)者。教師勞動是崇高勞動,肩負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教師勞動是腦力勞動,要求教師有淵博的知識與靈動的智慧;教師勞動是復雜勞動,要求教師能夠理性思維、復雜系統(tǒng)思維;教師勞動是個體勞動與集體勞動的統(tǒng)一,要求教師既要嚴于律己,更要有合作精神;教師勞動是創(chuàng)造性勞動,要求教師有研究能力、反思頭腦、創(chuàng)新精神;教師勞動是自覺性勞動,要求選擇教師職業(yè)是自愿參與而非外界所迫;教師勞動是示范性勞動,要求教師必須品德高尚,德行無虧;教師勞動是綜合性勞動,要求教師不僅具備綜合素養(yǎng),更要在從教時身心合一,不僅身體在教育中,而且靈魂思想也在教育里。教師勞動特性對從教者提出的這些必然性要求,在真正教育家身上體現最為充分,教育家精神即是寫照。
如何理解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我們還可以從外部來考察教育家是如何處理教育與人的發(fā)展、社會發(fā)展、國家民族發(fā)展之關系的,是怎樣處理自己與教育事業(yè)、教育職業(yè)之關系的,由此探尋和理解教育家的精神境界。我們還可以從內部來考察教育家在教育實踐中探索并形成對教育規(guī)律、教育目標、教育對象、教育內容、教育教學方式方法的認知之后,是如何對待受教育者、處理與教育對象的關系的,是如何形成育人取向、情感態(tài)度、道德風范的,由此探尋和理解教育家的精神境界。也可以進一步考察教育家是如何認識自己的,是如何認識自己與天地萬物眾生的關系而展現出悲憫情懷、高尚靈魂的,由此探尋和理解教育家的精神境界。
三、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推進教育強國建設
我們不僅要準確理解把握教育家精神,更要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這在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新征程上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加強教育家與教育家精神的研究。教育工作者達到什么境界即成為教育家,教育家是否有類型劃分,不同時代的教育家有何特征,教育家何以成為教育家,教育家成長有無規(guī)律可尋,教育家成長需要什么內部與外部的條件、環(huán)境等一系列問題是需要在弘揚教育家精神的過程中加以研究的。同時,還需要加大對教育家思想、教育家辦學實踐、教育家育人行為、教育家精神境界的研究,只有很好地把握了教育家與教育家精神的構成要義、價值、本質、因果、起源等,才能在深刻理解教育家精神的基礎上,傳播弘揚好教育家精神。
其次,在教師培養(yǎng)培訓中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是培養(yǎng)高素質教師隊伍的鮮活資源,在師范生培養(yǎng)之教師教育課程模塊及相應的教材建設中,要將教育家精神植入,使課程與教材體現出教育家精神的浸潤;要在課堂的講授中、在師范生的見習實習研習中傳播教育家精神,給師范生樹立成長為教育家的目標,發(fā)揮教育家精神的示范激勵作用。在教師職后培訓中,要對教育家精神的傳承與弘揚進行專門的培訓課程設計,開展專項培訓,進行教育家精神展示。
再次,著力營造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的良好氛圍。進一步完善國家確定的教師榮譽表彰體系。教育部等七部門于2019年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做好優(yōu)秀教師表彰獎勵,依法依規(guī)在作出重大貢獻、享有崇高聲譽的教師中開展‘人民教育家’榮譽稱號評選授予工作,健全教書育人楷模、模范教師、優(yōu)秀教師等多元的教師榮譽表彰體系。完善表彰獎勵及管理辦法,依法依規(guī)確定榮譽獲得者享受的政治、生活待遇,加強對榮譽獲得者后續(xù)支持服務”。這是宣傳教育家、弘揚教育家精神很好的制度設計。與此同時,還應鼓勵地方政府表彰獎勵本土教育家,作出授予屬地人民教育家稱號的制度安排,激勵教育工作者扎根鄉(xiāng)土辦好教育。另一方面,要發(fā)揮大眾傳媒在弘揚教育家精神中的作用,以多種形式傳播教育家精神,讓全社會廣泛了解教育家、了解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性與教育家精神具有的特殊意義。
(程斯輝 作者系湖北大學師范學院院長、武漢大學二級教授)
《人民教育》2023年第18期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aaallg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