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中文无码_日韩无码人妻天天操_亚洲免费va在线播放_高清一级无码在线观看

首頁>檢索頁>當前

共讀教育經典 更新教學勇氣

——《教學勇氣》21天共讀之旅

發(fā)布時間:2022-11-09 作者:段艷霞 來源:中國教育報

    ■“給老師的讀書會”系列⑦

    一本影響教師“心靈”的經典

親愛的老師們,在您的生命成長中,有沒有一本影響“心靈”的教育經典?

對我而言,《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正是這樣一本影響我生命成長的教育經典。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在《為什么讀經典》中指出:“經典是那些你經常聽人說,‘我正在重讀……’而不是‘我正在讀……’的書”。從2010年開始閱讀到現在,每一次閱讀我都會在扉頁上鄭重地寫上日期,在書中批注密密麻麻的閱讀收獲,這樣的行為我已經重復10次以上。

每一次閱讀,就像初次閱讀一般,是一次發(fā)現的航行,也一次次與自己的心靈聯結得更緊密?!督虒W勇氣》作者帕爾默說:“教師為著心靈的自由選擇他們的職業(yè),但是教學要求常常使得教師心靈失落……優(yōu)秀教學不能被降格為技術,優(yōu)秀教學源自于教師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為重新點燃教師對人類最重要的教育事業(yè)的熱情,帕爾默帶領著教師進行了一次心靈之旅。該書通達而執(zhí)著地讓我們認識到:做好工作的能力源自于對“我們自己是誰”的認識?!兑捉洝は缔o》中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教學勇氣》正是這樣一本探索優(yōu)秀教學之“道”的好書。

因為經典,所以難讀。說起《教學勇氣》,有的老師第一反應是“讀不下去,很難讀”。但也有不少老師在讀了《教學勇氣》之后,會“一讀再讀”。廈門實驗中學魯良快老師說:“兩年前,初遇《教學勇氣》,沒能堅持下來。今年,重新拾起,欲罷不能。教學勇氣的經典回響腦海,每每引用?!蔽髂辖煌ù髮W郭永春教授從2020開始,兩年內閱讀了至少15遍,深感這是一本教育哲學書,一本讓我們探索教與學的內部世界、與自己心靈相連接的書……如何讓更多教師有機會接觸到這本值得每一位教育者都要讀的好書?如何幫助更多的書友們降低初次閱讀的難度,成為我此次領讀的“著力點”。

因為難讀,所以共讀。通過共讀,營造共同的閱讀場域,讓更多的書友有共同的閱讀語言,讓彼此的心靈在共讀中不斷親近,持續(xù)思考對話,引發(fā)心靈共鳴,從而有機會更深入地探索“我是誰,我要去哪里,我一生的使命是什么?”在日常教育里,找到自己安身立命之所,更好地理解所教的學生和學科。在互聯網信息時代,教師更要將經典作為閱讀的重要內容,共同閱讀,深度思考,不斷錘煉我們的閱讀能力。

    “多元化、立體式、體驗式”閱讀讓教師心靈“可見”

回首21天的《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共讀會,那是一段我和共同體伙伴們“共讀、共創(chuàng)、共享、共成長”的生命歷程。近千人進入微信讀書群,開設晚間直播11場,國慶晨間直播7場,827人次參與閱讀打卡,打卡篇數3817篇,累計300多萬字。這些“可見”的閱讀成果讓我深感作為領讀人的價值所在。

這次《教學勇氣》該如何共讀,剛開始連我這個領讀人也不知道答案。為此,我一方面向教育界的讀書“大咖”虛心請教;另一方面,我也在尋找我的“自身認同與完整”,我的潛能與優(yōu)勢在哪兒,局限與不足在哪兒。在此基礎上,我決定突破以往讀書會“個人領讀”模式,充分發(fā)揮“共同體”力量進行“共同領讀”。

經過多次集體共創(chuàng),共讀會的模型框架逐步清晰起來。我們圍繞本書的核心概念“自身認同與完整”,共創(chuàng)了“多元化、立體式、體驗式”三大閱讀方式,營造了一個共同對話的場域,讓教師沉浸其中,產生“閱讀渴望”,讓不可見的“教師心靈”化為可見的“共讀成果”。

多元化閱讀。我們把全書內容分成9個章節(jié)進行領讀,每個章節(jié)招募4位伙伴結成一個“學習共同體”,構成了一個“跨地域、跨年齡、跨學段”的多元化領讀團隊。領讀人以廈門學習共同體伙伴為主,同時也邀請北京、成都、山東、山西、重慶等地的《教學勇氣》資深讀者參與;以教師為主體,同時也吸引了教育公益組織的志愿者、教練以及教育戲劇劇團等跨界人士的參與。是什么魅力讓大家“聯結”在一起?我想,不是我,也不是廈門學習共同體,而是書中要探究的“教師的內心世界”這個“偉大事物的魅力”讓我們真正凝聚。

這樣的領讀設計,不僅有助于書友們“多元地”理解本書的核心概念“自身認同與完整”,體驗到“開放式”共讀的魅力,而且也為“領讀人”創(chuàng)造了體驗《教學勇氣》中反復提到的“真正的教育共同體”的機會。我們對每個章節(jié)成員進行了新老搭配、本地與外地搭配。每個章節(jié)領讀人在“共創(chuàng)”的過程中,也經歷了“共同體”從“無”到“有”,從“我”到“我們”的形成過程。領讀人置身其中,不斷地與書本聯結,與同伴聯結,與“自身認同與完整”聯結,“付出越多,收獲也越大”,最大程度地促進了每位“領讀人”的成長。

立體式閱讀。如何把一本書從“紙質”的平面閱讀走向“線上”的立體式共讀?我們共同討論出了自主閱讀、微信群討論、線上打卡、直播等多樣化、立體化的共讀方式,實現了線上與線下、視覺與聽覺、時間長度與空間靈活度的融合。

最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每日線上打卡內容的研發(fā)。經過共創(chuàng),我們明確了每日打卡內容包括金句、核心問題設計、原文音頻領讀等。如何將這些內容系統(tǒng)整合開發(fā)成一門課程?我們采用“鵝打卡”小程序,吳虹校長和互加公益計劃的織霞作為這次領讀的志愿者,主動協(xié)助我們將每日的金句、任務以及領讀音頻文件上傳。這樣,當書友們點擊進入《教學勇氣》打卡小程序,不僅可以隨時看到和聽到領讀者精心制作的閱讀內容,也可以上傳自己的閱讀收獲,還可以閱讀來自全國書友們的打卡內容。這樣立體式的閱讀設計,在書本與讀者間、領讀者與書友間、書友與書友間營造了一個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場域。

體驗式閱讀。如何讓本書抽象且難以理解的“自身認同與完整”“共同體”等概念化為教師們能理解、有共感、可體驗的內容?我們采用“直播+線上分組討論”的方式,邀請書友們充分參與到每一章節(jié)的對話中。

里爾克說:“關鍵在于體驗一切”。本書的譯者吳國珍老師也全程參與了我們的共讀活動。她反復提醒書友們:“讀《教學勇氣》,不單單是讀書,更是一種行動,一定要跟體驗產生深度的聯結。”為了讓書友們有獨特的閱讀體驗,我們規(guī)劃了11場晚間直播,每一場直播都根據該章節(jié)的主題內容以及領讀團隊的特點進行創(chuàng)意設計。每個章節(jié)的領讀團隊都鉚足了勁,反復研讀《教學勇氣》,在自己與他人的生命故事中尋找領讀的“突破口”。

帕爾默說:“教學就是開創(chuàng)一個實踐真正共同體的空間”。共同體的直播就像每一位領讀者的公開教學課,這個空間如何開放,考量著每一位領讀人。這樣的空間也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主持人站在前臺,伙伴們在后方全力支持,眾多的閱讀素材和思路經由大家一遍遍集體共創(chuàng),再經由“自身認同與完整”的篩選,最后呈現出來一場場精彩獨特的直播課,令人不舍得離開。

在共讀中,我們還特地設置了兩次閱讀復盤活動。領讀人林嚴嚴老師把作為藝術老師的創(chuàng)意與想象帶入到讀書會,在寬松的氛圍與嚴肅的思考、獨舞與共舞、熱情與理性等諸多“悖論”中,巧妙地創(chuàng)造了“素顏舞會”“一人一故事”場域。國慶期間,吳虹校長發(fā)起了晨讀小組,帶著老師們體驗了“案例診斷”“故事大王”“3D建?!薄斑~向未來十七問”等認識自我的工具,進一步引領著書友們探索教師的內在世界。徐立華老師的話代表了很多書友的心聲:“這次共讀的感覺很特別。領讀團隊創(chuàng)設的共讀氛圍,讓我們打開心扉,真誠溝通,向內觀看自己;小組交流的體驗方式,輪流發(fā)言,平等交流;活動的設計多樣化,有創(chuàng)意,讓我們不斷產生新的期待?!?/P>

    在“u境進化”中更新教學勇氣

從共讀《教學勇氣》到更新教學勇氣,這21天的共讀歷程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個逐步向下“深潛”再向上“生長”的“u型歷程”(見右圖),我們稱之為“u境進化”。在這趟心靈旅程中,書友們或釋疑解惑,或立即行動,“勇氣”能量值在不斷提升。

只有身處共同體,才能更好地理解共同體。連續(xù)多天的晚間直播與晨間共讀活動,豐富多元立體的體驗式閱讀,廈門學習共同體成員敞開“心靈”的專業(yè)精神和態(tài)度以及彼此間的信任與依賴,傳遞著一種教育“新專業(yè)人士”的溫度與力量,這也讓全國許多書友感受到“真正的教育共同體”并非“烏托邦”,而是真實的存在。

帕爾默說:“如果想要在實踐中成長,我們有兩個去處,一個是達成優(yōu)質教學的內心世界,一個是與教師同行所組成的共同體,從同事那里我們可以更多地了解我們自己和我們的教學”。一個人向內探索很艱難,會迷茫,需要同事間相互切磋對話的“共同體”的指引。當我們以“可見可行”的方式表明我們的價值時,“共同體”也發(fā)揮出了真正的力量。許多書友從開始時不敢在線上小組“開麥”對話,到突破自己的“恐懼”,參與其中,侃侃而談;書友們之間也相互彼此鼓舞著,一個叫“雪梅”的書友,講述了自己“突破舒適圈在職考研”的故事,引發(fā)了許多有著成長愿意而缺乏勇氣行動的老師的深深共鳴。劉敏老師說:“更加堅定做回自我,感覺做什么事情都更有方向感了,原來的畏首畏尾,現在敢于說‘不’了?!?/P>

閱讀《教學勇氣》,不僅帶來教育教學理念的更新,更帶來課堂改進的行動。在第五章的“教學于共同體”直播中,許多老師被廈門老師的“學習共同體”課堂實踐所吸引,激發(fā)他們開放“課堂空間”、深研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動力。沈勝英老師說:“《教學勇氣》不只是給我嘗試的勇氣,更主要的是指導我如何深入思考教學。時刻反思自己,聆聽內心真實想法,在研讀教材時將學生、學科連接起來,備課時特別興奮。聆聽,慢下來靜默,這是這周我的課堂的主要特色?!惫沧x的最后幾天,書友們也紛紛發(fā)出了“過不分離的生活”“組建身邊的共同體”的行動倡議,基于個人的興趣和真實的需求,他們組建了各類的教師共同體。廈門的領讀伙伴有感于親子閱讀與陪伴的重要性,在敏利、恩華、曉宇等老師的倡議下,成立了“童話里的聲音”親子成長共同體,周末帶著孩子們到大自然開展共讀、野餐等活動,讓學習共同體的這份成長聯結深入到家庭成員之間。

如今,當這場共讀活動從自發(fā)的、小范圍的區(qū)域教師“共同體”試驗走向全國更大的舞臺時,當更多的“共同體”通道被打通時,我們也正在醞釀著如何把這樣的勇氣共讀活動重新帶回到身邊,開展全區(qū)域教師閱讀,這也將成為我們下一步的勇氣行動與挑戰(zhàn)。

(作者系廈門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級教師)

《中國教育報》2022年11月09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aaallg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