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新課標大家談
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強化課程協(xié)同育人功能是《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一大亮點。作為關乎青少年健全人格形成、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法治教育既是“跨學科”的,又是“主題學習”。新課標背景下的法治教育要立足于道德與法治這一關鍵課程,強化各門課程的溝通互聯(lián),以跨學科主題學習的生動實踐,綜合發(fā)展學生的法治觀念等核心素養(yǎng)。名著閱讀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雙重屬性,有助于引領學生走進豐富的文本世界,提高文學審美和鑒賞能力,形成獨特的閱讀思維,促進學以致用,是語文學科典型的學科實踐活動。在日常開展名著閱讀時,教師可以依托名著閱讀活動,切實推進法治教育,讓法治教育與名著閱讀“牽手”,形成協(xié)同育人合力,打造跨學科主題學習的獨特風景。
注重主題引領。跨學科主題學習是以主題為引領的單元整體教學,即要圍繞某一特定主題形成相對獨立的教學單元,進行單元化主題教學設計。依托名著閱讀的法治教育活動要結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等的基本要求,圍繞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核心主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憲法教育為核心,以權利義務教育為本位,遴選《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fā)展中心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的有關篇目,形成學習單元。例如,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青少年學習和掌握憲法知識,增進對憲法的理解和認同,有助于樹立憲法法律至上的觀念,堅定政治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趯W生生活范圍不斷擴大、具備一定的道德是非判斷能力的特點,小學第三學段(五至六年級)可以在道德與法治課開展憲法教育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閱讀《今天我是升旗手》《我們的母親叫中國》等一系列作品,促進學生置身于人文情境,不斷深化憲法認同意識,升華愛國主義情懷。此外,教師可以基于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民法典教育等學習主題,精選相關閱讀篇目,建構起立足名著閱讀的法治教育學習任務群。
注重問題驅動。跨學科主題學習為解決真實問題服務,契合新課標“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要求。故而,設計驅動性問題,為學生指明持續(xù)思考和探究的方向,引領學生設計解決問題的探究策略是跨學科主題學習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例如,《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fā)展中心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建議推薦小學第三學段(五至六年級)的學生閱讀女作家蕭紅的《呼蘭河傳》?!逗籼m河傳》描繪了作為童養(yǎng)媳的團圓媳婦的悲慘遭遇:12歲的團圓媳婦在夫家為奴為婢,飽受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摧殘。在進行《呼蘭河傳》整本書閱讀時,教師可以設計驅動性問題:假如團圓媳婦生活在新中國,她的命運會有怎樣的改變?該問題旨在引導學生了解新中國就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等方面作出的法律保障,以及我國現(xiàn)行的倡導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通過這樣的對比分析,有助于學生加深對封建社會的“吃人”本質的理解,了解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優(yōu)越性,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高度認同。
再如,未成年人生活經驗不足、自我保護能力不強、辨別是非能力有待提升。引導未成年人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初步具備依法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是法治教育的題中之義。在開展《水滸傳》整本書閱讀活動時,教師可以基于上述法治教育目標,讓學生重點閱讀“李逵遇李鬼”這一經典故事,并設計驅動性問題,引導學生從現(xiàn)代法治的視角,分析當遭遇姓名被冒用或者購買到假冒商品等被侵犯合法權益的情形時,該如何正確維護合法權益。這樣的問題探究,將文本世界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產生關聯(lián),有助于學生掌握相關法律知識,提升合法維權的意識和能力。
注重成果制作與展示。跨學科主題學習強調“做中學”“創(chuàng)中學”,注重引導學生經歷自主探究、成果制作、分析展示等環(huán)節(jié),把相關學科或相鄰學科的多種知識和經驗整合起來,呈現(xiàn)能夠證明自己達到預期素養(yǎng)目標的真實產品或表現(xiàn)性任務。依托名著閱讀活動推進法治教育可以結合相關學習主題,圍繞驅動性問題,促進學習小組形成讀書筆記、調研報告、學術小論文、音視頻等可視化成果,并進行公開展示和分享,讓反思性學習真正發(fā)生。例如,在開展《西游記》整本書閱讀活動時,教師可以結合當下宣傳和普及民法典的時代任務,引導學習小組以《西游記》人物或相關情節(jié)為原型,圍繞人格權保護、孝親敬長、文明乘車、綠色生活等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設計、制作民法典教育主題宣傳海報。該成果制作和展示活動對學生多元智能的運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學生發(fā)揮理解遷移、審美創(chuàng)意等綜合素養(yǎng),對其所掌握的民法典基本知識進行藝術化表達,有助于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實現(xiàn)“學科跨越”,能夠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為法治中國建設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wèi)者。更為重要的是,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指揮棒”作用,邀請相關學科教師、家長、學生、社會人士等多元主體參與評價,全面評價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和能力,不斷提升跨學科主題學習的質量。
(作者單位分別系揚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
《中國教育報》2023年02月17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aaallg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