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中文无码_日韩无码人妻天天操_亚洲免费va在线播放_高清一级无码在线观看

首頁>檢索頁>當前

新時代大學生公共安全教育的意蘊和路徑

發(fā)布時間:2024-03-14 作者:劉濟良 趙文慧 來源:中國教育報

 面向高校大學生開展公共安全教育,既是新時代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舉措,也是高校適應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現實需求、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需求。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公共安全體系,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公共安全教育作為健全與完善公共安全體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具體舉措,加強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提升大學生預防與應對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順應了新時代國家安全格局建構的發(fā)展要求,有助于推進公共安全治理模式的時代轉型,對于大學生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和社會公共安全的維護都具有重要意義。面向高校大學生開展公共安全教育,既是新時代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舉措,也是高校適應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現實需求、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需求。具體而言,高校大學生公共安全教育的優(yōu)化路徑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體系支持,保障大學生公共安全教育常態(tài)化運行。

頻次低、時效短的臨時性教育難以幫助大學生真正提升公共安全素養(yǎng),因此,高校需將公共安全教育納入大學生培養(yǎng)方案,建立健全大學生公共安全教育體系以保障大學生公共安全教育的常態(tài)化運行。要完善公共安全教育相關管理制度,優(yōu)化公共安全教育師資管理和考核機制,明晰公共安全教育育人目標,科學規(guī)劃公共安全教育教學安排,強化公共安全教育的社會支持和技術支持,為提升大學生公共安全素養(yǎng)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立足課程,提升大學生公共安全教育效果。

高校應開設學分制、系統(tǒng)性、層次化的公共安全教育課程,為大學生提供科學化、全方位、持續(xù)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從理解公共安全到預防公共安全風險,再到應對公共安全危機,是一個由理論到實踐層面不斷發(fā)展的過程,其中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是正確的價值觀念、規(guī)范的實踐技能的基石。因此,高校應重視公共安全理論教育,立足大學生長遠發(fā)展的內在需求,引導大學生明晰公共安全對自身和國家、民族的重要意義,從而自覺提升自身公共安全理論素養(yǎng)。

    依托活動,彰顯大學生公共安全教育校本特色。

高校可組織具有校本特色、院系特色、專業(yè)特色的公共安全教育主題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既有助于大學生鞏固公共安全教育的學習效果,又能在實踐活動中鍛煉大學生的專業(yè)技能,進而凝練高校育人文化特色,形成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將公共安全教育滲透到大學生學習、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在以文化人的過程中,既有助于大學生將專業(yè)課程知識體系與公共安全教育內容相結合、強化專業(yè)教育的效果,還能夠提升大學生參與公共安全教育的積極性。

    重在實踐,聯(lián)通社會資源強化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方面,高??山M織公共安全相關領域的“專家進校園”活動,如聘請醫(yī)院急救中心的專家到學校開展急救處理的實操教學、邀請消防中心的專業(yè)消防員進行公共場所應急避險的實用技能講授等,為大學生普及應對公共安全風險的自救和救助技能。另一方面,高??梢罁拘G闆r,強化公共安全教育資源的社會支持,聯(lián)通社會資源共同搭建公共安全教育育人平臺,如與當地公安政法部門、應急救援單位申請共同開展大學生公共安全教育活動,結合地方公共安全教育基地建設標準,建立校外公共安全教育基地,通過現場教學、模擬演習等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鍛煉大學生應對公共安全風險的實踐能力。

    優(yōu)化師資,加強公共安全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高校應加強公共安全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依據一定的師生比例配置專業(yè)公共安全教育教師,同時積極探索公共安全教育教師的專業(yè)素質結構,不斷提升公共安全教育師資水平,以適應時代變化和大學生發(fā)展需求。其中,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至少應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其一,公共安全理論知識體系是公共安全教育教師專業(yè)素質的根基,是其勝任公共安全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性條件。其二,公共安全實踐技能是公共安全教育教師專業(yè)素質的關鍵,公共安全教育的落腳點在于提升大學生預防和應對風險的能力。其三,專業(yè)情意是公共安全教育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核心,是公共安全教育教師堅守公共安全教育事業(yè)的內在動力,對其工作狀態(tài)和教育教學質量起著決定性和支配性的作用。

智慧賦能,搭建大學生公共安全教育網絡服務平臺。

立足智能時代新技術快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高校應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大學生提供處處可學、時時可學、人人皆學的“互聯(lián)網+公共安全教育”平臺,關照大學生公共安全素養(yǎng)的個體性和差異性,依托技術賦能促進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規(guī)?;虒W與針對性強化的有機結合。具體而言,高校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拓展公共安全教育數字資源,研發(fā)滿足大學生網絡化泛在學習需求的個性化資源、設備和工具,搭建大學生公共安全教育網絡服務平臺。面向不同個體的學情特點、不同群體的學習需求和不同專業(yè)的學習訴求,高校應依托公共安全教育網絡服務平臺建立大學生數字檔案,利用智能教育技術記錄并實時分析其學習效果,進而精準推送學習內容。在良好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氛圍中,提升大學生學習公共安全知識和技能的主動性、自覺性,構筑學習力更強、學習效果更好、學習環(huán)境更優(yōu)的學習型校園,從而優(yōu)化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效果、推進高等教育的高質量發(fā)展。

(作者單位系河南大學教育學部,劉濟良系該校教授、博士生導師;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重大項目“河南省大學生公共安全教育研究與實踐”[2021SJGLX031]成果)

《中國教育報》2024年03月14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aaallg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