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校園
本報訊(記者 魏海政 通訊員 劉珂珂 孫成政)“爺爺,車修好了,您看看還有什么問題嗎?”日前,在濟南大學八食堂廣場,濟南大學一位退休老教授滿心歡喜,“小伙子熱心又細心,修車技術也好”。
老教授口中的“小伙子”是濟南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義務修車服務隊的一名隊員。修車隊創(chuàng)立于1991年,隊員們都是學院低年級的大學生,秉持“為同學服務,奉獻社會”的理念,以義務修車活動為主體,利用課余時間為校園師生及周邊社區(qū)居民提供免費的自行車和電動車維修服務,服務范圍涵蓋自行車和電動車的故障診斷、零部件更換、常規(guī)保養(yǎng)等方面,為校園師生和社區(qū)居民的出行提供便利。成立33年來,修車隊累計修車1.7萬余輛,志愿者服務時間超過1.05萬小時。
曾經有人問:“修車隊的同學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為他人服務,又累又沒有報酬,做這個有什么意義呢?”
聽到這樣的問題,他們往往說:“看到車主們的問題得到了解決,看著他們陽光的笑容,我們也很開心,這也許就是‘值得’的意義?!痹谕瑢W們的眼中,修車隊是一個團結友愛、能為他人著想的團體。
“小劉同學,你方便到我家來一趟,幫我給小女兒組裝一輛自行車嗎?”接完電話,修車隊的小劉就從宿舍出發(fā)了,騎車一個小時趕到打來電話的張一平家中,組裝、調試剎車松緊,細心調整了適合小女孩的座椅高度。張一平女兒在修車隊隊員的幫助下,很快就學會了騎車。
33年來,機械工程學院義務修車服務隊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青年學生。
現(xiàn)就讀山東大學研究生的顏若彬,大學期間曾任修車隊隊長?!霸谛捃囮牭哪嵌谓洑v,對我來說是一次寶貴的人生歷練。正是這些修車服務的經驗,鍛煉了我的動手勞動實踐能力,培養(yǎng)了我堅韌不拔的毅力。修車隊的工作也讓我接觸到了各種機械設備和技術,激發(fā)了我深入學習的興趣。”顏若彬說。
從1991年到2024年,修車隊的隊員更新交替了一批又一批,認真負責、踏實勤奮的志愿服務精神和修車隊傳統(tǒng),也一年又一年地傳承下來。
《中國教育報》2024年03月20日第4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aaallg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