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從事山區(qū)小學體育教育工作,心系農村小學體育教育事業(yè),年如一日,半生辛苦,在基層、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跡,為山區(qū)的孩子們帶來知識、快樂與健康?!}記
篤定理想而奮勇前行 兒時,他便有一個夢想——站在世界冠軍的領獎臺上。然而,小學到高中的學習中,他經過無數次拼搏,盡管體育成績斐然,可他卻意識到世界冠軍也許今生無緣。因為他在一次比賽中不慎將一只腳的跟鍵扭斷。經過堅強的毅力和思想斗爭,他終于勇敢地站了起來。世界冠軍夢終于破滅了??勺孕】釔垠w育的他仍癡心不改。高中時,他理想當一名體育教師,把自己的夢想寄托在培養(yǎng)下一代體育英才身上。1983年他報考了體育學院,可終因文化成績差之廖廖而未被錄取。當時的他身在一個貧窮落后的農村家庭,想要上補習班,來年再考,根本不可能。1984年初,迫于生活的需要,在父母、親戚、朋友的幫助下籌集了幾百元錢,還從銀行貸到了上千元的資金,到外地學習了養(yǎng)雞技術。萬事俱備,只等進雞苗了。就在這關鍵時候,他得知官渡區(qū)教育局招收教師的消息,他萬分欣喜,沒有和父母商量,就立即報考,憑著一腔熱情和從小練就的堅強體魄,他竟以體育成績全區(qū)第一的優(yōu)勢被錄用了,開啟了自己教書育人的職業(yè)生涯。 1984年8月30日上午,他接到了報到通知書,他草草準備了一下立即趕到學校報到,通過了解,他才知道,他要去的這所小學是一所典型的山區(qū)小學,學校坐落在半山腰,校舍是借用寺廟的房屋,四周無圍墻,可謂“四通八達”,學校的體育課一度是一個哨子,兩個皮球,學生自由,老師自由,而且這里的人不了解體育的重要性,也就不大敬重體育教師,因此這里的體育教師不是申請調走,就是堅決改行,很少有人樂于堅持留在這里。 下午兩點左右他趕到學校,校長熱情接待了他。一切安排妥當之后,鼓勵幾句,忙自己的工作去了。他迫不及待趕往體育室,打開門一看,屈指可數的器材不是破,就是“肢體不全”,且雜亂無章的散放在地上,他愣住了,要上技巧課,一沒場地,二沒有墊了,怎樣上呢?他關好門,心理思考著怎樣去克服困難上好第一節(jié)體育課,因為他深知上好第一節(jié)課的意義重大。 他信步漫無目的的走出校園,漫步在林間小道上。突然,抬頭遠看,在他眼前展現出一個形狀像葫蘆的水庫,水庫里的水清澈見底,水庫兩側森林茂密,林間夾雜著許多野花,香味撲鼻,沁人心脾,小鳥在林間嬉戲,歌聲悠揚傳出去很遠。低頭向下看,腳下是長滿小草且平坦的壩埂,小草綠油油的像綠地毯,??!太美了!情不自禁地在上面連續(xù)翻了幾個前滾翻,此時的他突然有“遠看青山凝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因為上體育課的困難迎刃而解了,壩埂及壩埂上的綠草坪不正是大自然賜給的場地和墊子嗎?更不用說這里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更是上技巧課特殊的人間美境。于是他興高采烈的趕回學校,立即寫好教案。 第二天,體育課正常進行,在上課的過程中,同學們聽講認真,認真看示范,練習積極主動,課堂氣氛活躍。同學們學得輕松、開心,老師教得順心。當老師宣布下課時,同學們樂不思歸,紛紛要求再留下來玩一會兒,他看得出學生是發(fā)自內心的請求,他沒有理由不滿足,但是為了不影響下一節(jié)課,他只給了他們2分鐘時間,可是同學們照樣歡呼雀躍。他看在眼里,樂在心頭,情不自禁和同學們一起嬉戲起來,嬉戲的聲音傳出很遠、很遠。壩埂草坪成了快樂的“天堂”,2分鐘到了,在老師的再三催促下,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快樂的天堂。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他深知要想上好體育課,首先要盡量滿足或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愛好,其次,是因地制宜,充分發(fā)揮優(yōu)勢。經過反思,產生了“他的農村小學體育教育的優(yōu)勢論”。 抱定初心為孜孜育人 經過一段時間工作歷練,他深感僅靠滿腔熱情,執(zhí)著的愛是不夠的,必須抱定初心,鍛造扎實全面的基本功工(業(yè)務水平)才能把教學工作搞好。高中畢業(yè)的他,從未進行過專業(yè)訓練,是個典型的從零起步,摸著石頭過河的人。在自己工資不高(且是全家人主要的經濟收入),家庭經濟條件差的情況下,省吃儉用兼借,先后投資10000多元購買有關提高自身業(yè)務水平的書籍,并積極進行學業(yè)進修,于1991年獲大專學歷(1984年—1996年由于大量投資學業(yè)進修及購買專業(yè)書籍,欠款高達6000多元,相當于他1996年全年工資的兩倍還多)。除了刻苦鉆研理論書籍及專業(yè)進修學習外,他還主動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向山區(qū)有經驗的老農請教,處處留心,事事思考,不放過一切學習機會,每看一節(jié)課(示范課、觀摩課、競賽課)都要從中吸取精華并記錄在“反思心得”記錄本上,并隨時翻看;自己每上一節(jié)課都要進行一次反思,認真總結。通過以上這些途徑,從中吸取知識的營養(yǎng),大膽實踐,努力尋找理論與實踐的聯(lián)系點。不斷進行總結,在總結中提高,教育思想鮮活了,形成了新教育觀,為教育教學改革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他為自己提出一條這樣的要求:人到校,一切時間屬于學校,學校的事就是自己的事。每周星期日晚到校,星期五晚上才回家。每天在校的活動基本上是這樣安排的:早6:00—6:30起床,早鍛煉;7:00打開學校廣播,保證師生和附近村民按時收聽早間新聞;7:30把30類500多件體育器材按規(guī)定場地擺好(約需60分鐘左右),供全校師生隨時進行集體鍛煉;8:20—18:00教學,檢查為各班打分完成《體衛(wèi)園地》的《體藝評比欄》、《衛(wèi)生評比欄》,出好《體育知識欄》(一條體育知識);19:00收回場地上的體育器材,檢查維修(總計1000多件),分類放好(大約60分鐘左右),整個收、發(fā)器材時間120分鐘左右,行程10000米左右。這就是他平凡的一天,36年,每日迎來朝陽,送走夕陽,都在忙忙碌碌中渡過,有人說他是“與太陽同步的人”,是個“工作起來不要命的人”。多年來他尋找材料、服務育人和自費到外地學習的行程達40000多公里,可繞地球一周還多。 熱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山區(qū)生活條件艱苦,交通不便,遠離父母食宿在校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師的關愛。冬天,他為孩子們燒好洗腳水,生火取暖;夜晚,有孩子生病了,他主動負責,墊付醫(yī)藥費不說,有時還要親自背他們跑到幾公里外的醫(yī)院。有一次,他背著一個40多公斤的學生一口氣跑了3公里路來到醫(yī)院,當孩子的病情終于得到緩解時,壓在心頭的石頭才悄然落地;
還有一次,在“人人自危,談非典色變”的2003年5月17日(星期一)升旗時,突然楊思榮(唐菲萍班的學生)葷倒,他毫不猶豫的沖了過去背起她就往醫(yī)院趕,趕到醫(yī)院后,醫(yī)生立即進行搶救,幸好只是發(fā)燒,排除了“非典”的可能,經過治療平安返回學校,這時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還有很多次難以想起。 工作36年來,他每天擠出課余時間,學做電工,承攬了學校電路檢修、安裝等雜事,也成了學校破損課桌、窗的修理工…… 自制器材為助學成器 體育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點之一。工作中,憑著“一定要讓農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樣享受好的體育教育,更要讓城里孩子享受不到的體育樂趣農村孩子卻能享受到”的堅定信念,工作中勇于開拓進取,大膽創(chuàng)新,大膽進行教學改革,力爭把每一節(jié)課上成優(yōu)質課。他所任教的白漢場中心學校,是官渡區(qū)典型的山區(qū)寄宿制學校,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切實落實“減負”精神,保障學生每天有一小時以上的體育鍛煉時間,真正體現體育教學的育人功能,在上級領導和學校領導的支持下,教師們的幫助下,針對學校體育器材少、場地小、經費緊的客觀困難,確立了這樣的教學路子:“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因地制宜、發(fā)揮優(yōu)勢”,創(chuàng)設了“天天體育節(jié),歲歲有創(chuàng)新”的校園生活氛圍,成為學校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為了解決體育器材不足的困難,他投入了全部的熱情和精力,開動腦筋,集思廣益,決定利用大自然提供的便利和資源,走自制器材之路。這是一條艱辛的路,為了找到最適合的材料,那段時間,他起早摸黑,披星戴月,翻山越嶺,忍饑挨餓,凍累交加,日行幾十公里。還經常到人跡罕見的高山密林中去尋找。記得有一次,他找到一捆爬桿的材料,大約有幾十公斤重,為了節(jié)約學校僅有的經費,一咬牙,自己扛著走回學校,盡管全身被汗水浸透了,肩膀磨出了血,腳板起了泡,手心起了繭,但他高興,因為孩子們有爬桿了;最為驚險的還是那次去深山找做高蹺的材料,扛著找好的一大捆材料興高采烈地往回趕的時候,沒想到腳踢著了一條手臂粗的大蛇,大蛇受驚后吐著毒信子向他襲來,他扔掉肩上扛著的材料,連忙掄起一根樹枝,沒想到躲閃不及,腳踝處被蛇咬了一口,經過一番搏斗,大蛇逃走了?!靶液么笊邲]有毒”,當他查看完傷口松了一口氣的時候,舉目四望,才發(fā)現天色朦朧,而天空此時偏偏又嘩嘩下起雨來,更為糟糕的是,他發(fā)現自己迷路了,這可真是“屋漏偏逢下雨”??!當他東摸西碰,連滾帶爬回到學校時,已是深夜12點多了,渾身濕透的他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泥人”,又餓又累的他想到孩子們有高蹺了,心里甭提有多高興了。 不知道爬過多少座山,越過多少道嶺,經歷了多少酸甜苦辣,一堆木材、飲料瓶、石頭、沙子等材料終于有了。怎么做?他按照“人無他有,人有他奇,廢物利用,變廢為寶”的原則和體現“多、奇、樂、實”特點的思路,采用刀、鋸、錘等簡易工具開始制作。一個個休閑的夜晚,一個個周末,一個個節(jié)假日,寒假暑假……一系列娛樂休閑在他的生活里消失了,寒來暑往,終于,他的106種器材,共計10186件誕生了,其中三十六種是自己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專利品”,相當于為學校節(jié)約五十多萬元的經費,其教育價值更為可觀。 為了豐富學校的體育活動,自費近百元至云南民族村去學習跳竹桿舞,不善舞蹈的他,守了一整天,不知練了多少遍,不知請教了多少次,硬是把這個好玩的玩意兒帶到了學生中間。 在自已經濟窘困的情況下,為了自制更多、更好、更受學生喜愛的體育器材,出錢購買自制體育器材材料,活扣(自制健身球的配件)300個(300元);購買PVC鋁塑管100米(360元);購買輪胎(廢棄)6個費用220元;自制體育器材工具十多種(上百元)……。 自制體育器材的投入,為學校體育教育注入活力,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出臺,全方位的服務觀,各項安全保障措施,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等,充分調動了廣大師生參加各項體育活動的興趣愛好,確保各項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富有成效,并顯現出自己的特色。讓孩子們享受到體育教育帶來的無窮樂趣,學校的“天天體育節(jié)”更是讓孩子們趨之若鶩。在游戲和快樂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得以提高,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欲被充分激發(fā)。
學生在全國各級各類比賽中均有學生獲獎。有關體育大課間及自制器材觀摩、研討活動,共接待各級各類觀摩活動、研討活動、經驗交流活動、來自社會和團體的文體活動等活動100多次,參加人數逾3000人;各級領導、教育專家及教育同仁,觀看后稱贊為“農村體育器材發(fā)明家”;“學校體育發(fā)明家”等。 他主抓的體育“大課間”實驗活動獲“云南省優(yōu)秀實驗學校”稱號;“校運會改革實驗”獲省級三等獎;體育課堂教學競賽獲國家級、省級一等獎各一次;體教育論文獲國家級、省級獎36篇;論文在國家級、省級刊物上發(fā)表18篇;接待國家、省、市、區(qū)級體育觀摩和教研活動100多次,參加人數逾3000人,經驗交流愈100多次;課堂教學獲國家級、省級壹等獎各一次;2001年6月13日,首都體育學院毛振民博士蒞臨我校視察指導體育工作,贊揚學校是“農村體育開新花”。2005年4月“中國學校體育”研究會副會長曲宗湖光臨我校視察,稱贊為“農村體育教育整體改革的排頭兵”;2008年4月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0年4月獲“全國勞模”稱號;2013年1月19日
獲“體壇風云人物”稱號;2014年2月16日獲CCTV2014年三農人物;2016年1月獲“馬云鄉(xiāng)村教師”獎……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aaallg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