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年份,我們不僅遭遇了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還遭遇了近10年來最為嚴重的小麥條銹病??上驳氖?,我們不僅有效控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也控制住了小麥條銹病?!?月24日上午,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曹新莊農場的小麥試驗田里,一堂特殊的黨課在康振生院士的大聲講述中開始了。
這里的麥田是學校多個小麥試驗田的一部分,專家們在這里開展小麥新品種選育和抗病性鑒定。從這些小麥試驗田里,先后誕生了“碧螞1號”“豐產3號”“矮豐3號”“西農881”等享譽黃淮麥區(qū)的優(yōu)質高產抗病品種,完成了小麥條銹病發(fā)生規(guī)律、瘋狂變異的秘密及綜合治理技術體系等多項重大科學研究,也先后走出了趙洪璋、李振聲、李振岐、王輝等眾多院士專家。
圍在康振生院士身邊的師生有近40人,主要來自旱區(qū)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其中以返校的研究生為主。這些研究生來自不同學院,以黨員居多,其余的是入黨積極分子。作為旱區(qū)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有著36年黨齡的康振生院士還是這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黨支部書記。今天的小麥試驗田就是他給大家上黨課的特殊課堂。
“小麥條銹病會讓小麥葉子枯死,最終使小麥減產,甚至顆粒無收。它造成的小麥產量損失通常以‘億斤’為單位。”康振生院士俯身從試驗田里拔出一枝感染了條銹病的麥子,給師生們展示病麥的“慘狀”。在他的腳下,有著兩塊截然不同的試驗田,右側是受條銹病侵害的麥田,枝葉枯黃、麥穗干癟,左側是噴施藥劑后的麥田,枝葉泛綠、麥穗飽滿。
2019年,全國多地小麥偏早播種,加之秋季多雨,冬季氣溫偏高,給小麥條銹菌的越冬提供了有利條件。進入2020年春季后,適宜的雨水再度助長條銹病的瘋狂傳播,我國小麥條銹病呈現(xiàn)出發(fā)生早、范圍廣、程度重的態(tài)勢,為近十年來所罕見。
面對小麥生產中出現(xiàn)的特殊氣候條件和條銹病的異常表現(xiàn),康振生院士從1月中旬開始,就帶領團隊成員赴陜西寶雞、四川綿陽、湖北襄陽和河南南陽等地,開展小麥病蟲害普查,提前一個月發(fā)出條銹病大流行的預警,還向陜西和國家相關部門提交報告,提出“春病冬治,控前保后;控西保東,打點保面”的防治策略并深入一線現(xiàn)場指導。
3月10日,陜西省歷史上首次在早春開展小麥條銹病“一噴兩控”行動,4月20日,全省開展的全面防控行動比往年提前了一個月。“在陜西關中,‘防控條銹病,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宣傳氛圍濃厚,自走式噴霧器、無人機等等所有的先進設備也利用起來了?!笨嫡裆菏空f,“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像我們這樣,通過黨和政府的指導,全面動員起來防控小麥條銹病,這和戰(zhàn)勝新冠肺炎疫情一樣,都體現(xiàn)了我們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p>
陜西省關中灌區(qū)和北部旱地麥區(qū)是我國小麥條銹病菌東西部菌源交流的“橋梁”地帶,是小麥條銹病菌重要的“越冬區(qū)”,直接影響著陜西乃至全國北方麥區(qū)糧食安全??嫡裆菏勘扔髡f,做好陜西小麥條銹病防控就如同做好武漢新冠肺炎防控,只要陜西條銹病控制好了,全國就能控制住。
“陜西防控的效果達到了95%,我可以告訴大家,到目前為止,我們國家小麥主產區(qū)豐收已成定局?!笨嫡裆菏扛吲d地說,“我們在西農這塊試驗田里,實際上是直接間接地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應有的貢獻?!蔽鞅鞭r林科技大學的小麥試驗田,康振生院士已經(jīng)走了整整43年。從1977年起在進入該校學習植物保護專業(yè),到跟隨導師李振岐院士進行小麥銹病研究,再到留校工作至今,他在導師的引領下走進小麥銹病研究的學術殿堂,加入中國共產黨,小麥試驗田見證了他的汗水與夢想,而“一孔窯洞走出來兩院士”更成為學校歷史上的一段佳話。
試驗田邊,豎立著一塊紅底黃字的大牌子,上面書寫著“扎根楊凌,胸懷社稷;腳踏黃土、情系三農;甘于吃苦、追求卓越”24個字,這就是康振生院士及一代代廣大科教工作者身上所共有的“西農精神”。
“我們既有立地生產大貢獻,也有頂天理論好文章。”“我們在國際上發(fā)出了響亮的西農聲音,小麥條銹病研究的楊凌小組受到國際同行認可?!薄拔覀儾粌H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中,碗里還要盛滿我們自己生產的糧食?!薄翱茖W問題從田間來,帶回實驗室研究,再用成果服務大田生產。”“黨的初心是為人民服務,我們農業(yè)科技工作者的初心就是為三農服務。”……在偌大的曹新莊農場,康振生院士帶著師生們從一個試驗田來到另一個試驗田,邊走邊講,時而駐足指點麥苗,時而凝神聽取和回答學生提問。不知不覺1個小時過去了。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zhí)行黨的決定……”在金黃色的麥田里,康振生院士右手握拳上舉,帶領黨員師生們重溫入黨誓詞,響亮而堅定的聲音在麥田里回蕩。“我感覺熱血上涌。”入黨積極分子、研究生胡澤宇說,康老師和其他老師、學長學姐們“站在麥田里,就像站在戰(zhàn)場上一樣”,他們堅守小麥生產一線,與條銹病不斷斗爭的樣子很美,希望自己盡快成為這個先進集體的一員,為國家作貢獻。
“這是一堂生動的生產實踐課,更是一堂深刻的黨性教育課?!痹撔|h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陳紅全程“聽課”,作為這個“雙帶頭人”黨支部成立的見證者、黨建工作的聯(lián)系者,這堂課讓他充分感受到了康振生院士扎根楊凌40多年來的執(zhí)著奉獻,也充分感受到了康院士言傳身教培養(yǎng)師生知農、愛農、興農、強農的使命擔當。(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記者 馮麗 通訊員 靳軍)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aaallg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