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的感染力量是無窮的,往往是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戰(zhàn)勝困難、追求理想的精神坐標。新時代,兒童青少年心中的偶像是誰?對學校的德育工作有哪些啟發(fā)?
近日,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會同北大醫(yī)療腦健康行為發(fā)展教研院,公布對北京中小學生偶像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科學家、影視明星、醫(yī)生、體育明星、軍事家、藝術家、教育家、政治家、虛擬人物和教師是目前北京地區(qū)中小學生的十大偶像選擇。其中,科學家的精神感召力相對最強大,鐘南山成為學生認可度最高的偶像。
據(jù)了解,該項調查覆蓋北京市16個區(qū)的中小學,收到問卷16815份,其中有效問卷10763份。在有效樣本中,城市核心區(qū)學生占50.42%,近郊區(qū)學生占39.99%,遠郊區(qū)學生占9.59%。
科學家是北京中小學生的第一大偶像
“理想信念教育要與學生的思想實際和心理發(fā)展相適應。摸清學情、了解學生對理想信念的真實態(tài)度,是有效的價值觀教育的前提?!睋?jù)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謝春風介紹,此次調查將偶像分成20個類別,包括科學家、哲學家、藝術家、文學作家、軍事家、政治人物、企業(yè)家、教育家、經(jīng)濟學家、影視界人士、體育界人士、平民英雄、學者、醫(yī)生、教師、技師(技術工人)、家人、朋友、自己、虛擬人物等選項。被調查學生可從中選擇1—3個與自己實際情況最相符合的偶像,并且如果可能,在每一類選項后面至少寫出一個偶像的名字。
調查顯示,科學家(28.1%)是北京中小學生的第一大偶像,比排名第二影視明星(12.7%)的數(shù)據(jù)高出一倍以上。其中,袁隆平是排名第一的科學家偶像,愛因斯坦是唯一列進前五名的國外科學家偶像。30.2%的男生和25.6%的女生把科學家列為自己的第一偶像。在學生列出的科學家名字中,袁隆平(885人次)、錢學森(517人次)、愛因斯坦(293人次)、鄧稼先(128人次)、屠呦呦(126人次)位居前五位。
影視明星影響力不容小覷
近年來,飯圈文化對學生影響不小。調查表明,影視明星是北京中小學生的第二大偶像,12.7%的中小學生把影視界人士作為自己的偶像,高中生群體和女生群體的選擇度相對最高,偶像選擇存在明顯的學段和性別差異。其中,15.5%的高中生、13.0%的初中生和10.3%的小學生把影視明星作為自己的偶像,15.7%的女生和9.7%的男生把影視明星作為自己的偶像。在影視明星偶像中,易烊千璽(109人次)的選擇度相對最高,這可能與他的青春形象以及出演正能量角色有直接關系,但選擇度遠低于袁隆平(885人次)等科學家。
值得關注的是,在此次調查中,“白衣天使”成為中小學生的第三大偶像。鐘南山不僅是學生最崇拜的醫(yī)生偶像,也是選擇度相對較高的學生偶像。調查顯示,11.5%的中小學生認為自己的偶像是醫(yī)生,在學段選擇上體現(xiàn)較強的一致性,但在性別選擇上有明顯差異。12.8%的小學生、10.8%的初中生和11.0%的高中生選擇醫(yī)生作為自己的偶像,12.1%的女生、10.8%的男生選擇醫(yī)生為自己的偶像。以上說明,小學生和女生的醫(yī)生偶像情結相對強烈。這是新冠肺炎疫情對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巨大影響和醫(yī)生群體的巨大貢獻所致。
教育工作者備受學生認可
從此上榜的十大偶像中,還能夠看出教育工作者對中小學生的正面影響力。調查顯示,教育家和教師分別成為中小學生的第七和第十大偶像。調查表明,7.2%的中小學生把教育家作為自己的偶像,6.2%的中小學生把教師作為自己的偶像。如果把教育家和教師的百分比相加,為13.4%,教育工作者則成為學生的第二大偶像。這說明,教書育人的神圣性日益得到學生們的認同和向往。
此外,體育明星(10%)、軍事家(8.8%)、藝術家(8.2%)分別成為北京中小學生的第四、第五、第六大偶像。其中,姚明是最具影響力的中國偶像球星,12.2%的男生和8.0%的女生把體育明星作為自己的偶像,男生的體育偶像情結顯著強于女生,且具有國際性,集中在籃球和足球領域。軍事家偶像反映出家國情懷、富國強軍在學生心中的分量很重,同時學生對藝術美的追求在互聯(lián)網(wǎng)影響下日益強烈。而政治人物和虛擬人物并列為學生第八大偶像的情況說明,學生的理想人格還處在英雄主義階段,理想和幻想交織,這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規(guī)律。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謝春風表示,此次調查顯示出北京中小學生的偶像與當下理想信念教育、社會發(fā)展主題高度統(tǒng)一。社會責任感、家國情懷、使命擔當成為兒童青少年心中偶像的新特質。值得學校和家長關注的是,家庭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特別是互聯(lián)網(wǎng)多元信息,對中小學生偶像選擇的塑造性日益強烈。理想信念教育需要關注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和社會環(huán)境變化趨勢,從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出發(fā),在問題情境中循循善誘,給兒童青少年生命成長注入正能量。教育工作者和家長要積極借助學生追求偶像的激情與實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內化到他們心中。(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 記者 劉鈺)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aaallgj.com All Rights Reserved.